黃昏時分,信步走入一片農田。這個時節,田地里的小麥是當仁不讓的主角。只見它們,挨挨擠擠地站在一起,個個昂首挺胸,根根麥芒刺向天際,成片成片的,正由綠轉黃。那不遠處高大茂密的楊樹,附近悄無聲息的菜園,甚至遠天火紅的夕陽,都是這風頭正盛的麥子的陪襯。
麥田里一片寂靜,俯身來看,麥子高傲地舉著麥粒,似乎已經準備好了迎接自己的高光時刻。一路走來,無論是返青起身拔節,還是孕穗揚花灌漿,每個階段它們都付出了頑強的抗爭。
正因為心中滿懷希望,霜凍、嚴寒、風雪、病蟲害……都沒能讓它們停下生長的腳步,經過大半年的磨礪和考驗,它們練就了一副結實的身子骨,奉獻出了沉甸甸的果實。是啊,此刻的它們有理由高調和開心。希望,生生不息,讓弱小的麥子挨過寒冬,扛過風霜,走向成熟。
身為農村長大的孩子,這片片麥地,悠悠麥香,一直縈繞在生命中,縈繞成無法忘卻的溫暖與眷戀。最難忘是在黃燦燦的麥田里,在毒辣的日頭烘烤下,一顆心快樂而雀躍,跟在父母和姐姐們后面手持鐮刀,收割著麥子,也收割著喜悅。年光流轉,韶華似水。每到麥收時節,我時常在夢中嗅到小麥的芬芳,聽到地頭的小溪歡快的輕唱,看見父母寫在臉上的滿足和快樂。
印象中的兒時,父母好像總在為那幾畝麥地勞作,播種,施肥,澆水,收割,打麥……每一個環節都小心翼翼,精心伺候。那些麥子似乎也能讀懂父母的心血,很配合似地破土、發芽、返青、長大。有一年,我家的麥子畝產破了千斤,父母高興得合不攏嘴。在父母眼里,麥子不僅僅是長在地里的莊稼,更是相處多年的伙伴,他們相依共存,彼此成就。
麥子一茬接一茬地成熟收割了,光陰也一輪又一輪地走遠消逝了。而那飄著麥香的故土,卻在我的心里一點點堆積,變得越來越滄桑厚重,滋養著我,撫慰著我,就像眼前這片鋪展著希望的麥田,讓我煩躁時心靈安寧,疲憊時心有所依。那熟悉的人情往事,那難以割舍的故土,早已成為了我精神的原鄉,給予我源源不斷的愛與力量。
夕陽晚照,麥浪翻滾,這動人的一幕令人沉醉不知歸路。陣陣清冽的麥香,將我的思緒拉回到眼前。我分明聞到了一種混合著幸福和感傷的味道,其中有太陽的濃烈、泥土的芬芳,還有母乳的甜香。那是土地最深處的味道,那是生命中最原始的渴望。
小麥是農民的命根子,不僅僅是人們果腹的食糧,在某種意義上,還成為人們眼里的心靈歸宿。小麥的一生平淡無奇,外表普通,樸實無華,歷經坎坷而又百折不撓,像極了努力活著想要活出精彩的蕓蕓眾生。
歷經春夏秋冬,走過不少風雨坎坷,磕磕絆絆中也曾退縮,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努力向上,堅定向前。就像麥子,從一粒不起眼的種子,到走上人們的餐桌,要歷經完整的四季交替和漫長的生長周期,最終才能成就飽滿的籽粒、豐富的營養。
走在五月的麥地里,我仿佛聽到滿地遍野的小麥在輕輕地低語,訴說著即將成熟的快樂。那每一粒飽滿的麥子里,住著父母年輕的身影和笑容,住著熟悉的故鄉和曾經的歲月。
我不經意間抬頭,晚霞將天邊染得一片金黃。
(作者單位:山西焦化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