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9月21日,山西焦煤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建澤到五寨縣調研駐村幫扶工作。
圖為調研現場。 王西勇 攝
9月21日,山西焦煤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建澤到五寨縣調研駐村幫扶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好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問題整改暨工作推進會部署要求,牢記使命、不負重托,持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我省鞏固銜接工作上臺階、鄉村全面振興見實效貢獻焦煤智慧和力量。山西焦煤集團公司董事會秘書孟君,五寨縣委副書記、縣長辛磊參加調研。
近年來,山西焦煤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的部署要求,切實肩負起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共派出48名駐村干部,對五寨縣10個脫貧村、興縣5個脫貧村開展幫扶工作。在各派出單位和駐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達的政治任務。
圖為調研現場。 王西勇 攝
大輻車梁村是五寨縣孫家坪鄉的脫貧村,全村共有186戶392人,耕地面積867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雜糧、馬鈴薯,以玉米種植為主導產業。山西焦煤在該村投建了愛心超市、食品加工車間,幫助村民脫貧致富。趙建澤先后到大輻車梁村委會、村級愛心超市、消費幫扶月餅加工車間等地,仔細查看鄉村振興、村黨建等資料,詳細了解愛心超市運營、積分兌換等情況,以及月餅加工車間生產運營、消費幫扶、促進就業等情況。他叮囑山西焦煤駐村幫扶單位要結合所駐鄉村實際,通過政策幫扶、產業幫扶、激勵幫扶等途徑,進一步幫助和扶持村民拓展收入渠道,助推駐村幫扶工作取得新成效。
圖為調研現場。 王西勇 攝
今年5月,山西焦煤圓滿完成了新一輪駐村工作隊輪換工作,重新選派了27名駐村工作隊隊員,與上一批21名老隊員一起開展駐村幫扶工作,進一步增強了幫扶力量。趙建澤來到小寨村霍州煤電駐村工作隊,與幫扶隊員們一一握手,了解幫扶工作進展情況,并實地查看了隊員們的工作生活條件,詢問并了解存在的困難。趙建澤指出,各駐村單位要堅持以人為本,關心關愛駐村隊員,給予他們全方位的支持,為他們高效開展好幫扶工作創造有利條件;駐村幫扶隊員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繼續肩負起責任和使命,練就過硬的幫扶本領,推動幫扶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同時要兼顧好家庭,做到工作和家庭兩不誤。
圖為調研現場。 王西勇 攝
圖為調研現場。 王西勇 攝
被幫扶村的困難戶和老黨員一直是山西焦煤黨委關心的重點對象。在孫家坪村,趙建澤先后到困難戶孫建華、老黨員栗艮全的家中,查看他們的居住條件,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生活情況、收入來源等,聽取他們存在的困難,并代表山西焦煤黨委送上慰問金。趙建澤囑咐他們要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遇到過不去的坎兒就找幫扶隊,幫扶隊員們將竭盡全力為大家排憂解難;駐村幫扶隊員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工作,更好地幫助村民解難事、辦實事、辦好事。
圖為座談會現場。 王西勇 攝
在孫家坪鄉政府召開的駐村工作隊座談會上,趙建澤先后聽取了金土地公司3年來駐村幫扶工作開展情況,以及山煤國際、霍州煤電幫扶工作推進情況,對他們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強調,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成果轉化到駐村幫扶工作上來,深入落實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問題整改暨工作推進會精神,進一步強化政治責任擔當,推動駐村幫扶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推進幫扶縣產業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組織振興,為我省鞏固銜接工作上臺階、鄉村全面振興見實效貢獻焦煤智慧和力量。一是持續鞏固拓展攻堅成果。駐村幫扶隊要牢記使命,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堅持過去好的經驗和做法,切實把精準幫扶工作做實做細、做出成效;要在促進脫貧村加快發展上想辦法、出實招,不斷創新幫扶模式,因地制宜地開展產業幫扶,夯實筑牢脫貧群眾增收基礎,更好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要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著力提升脫貧地區發展能力和群眾收入水平,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質增效,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向上級和百姓交上一份滿意答卷。二是抓好鞏固銜接問題整改。要把鞏固銜接問題整改作為幫扶工作重點,突出重點抓整改、舉一反三抓整改、標本兼治抓整改,聚焦國考及省考反饋問題,聚焦脫貧工作中的難點痛點,對鞏固銜接工作開展“回頭看”,排查整改潛在風險隱患,拿出長效化的管用措施,層層傳導壓力、落實責任,務求取得實效,確保整改到位、確保整改質效,推進幫扶工作有大鞏固、大提升。三是積極助推和美鄉村建設。要積極參與到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中,穩步推進鄉村建設,把幫扶的重心放到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中,把駐村幫扶與鄉村振興、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融合起來,堅決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翻身仗,譜寫鄉村振興美好畫卷;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精神文化活動,豐富村民文化生活,引導激勵村民參與公益及集體文化活動,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切實增強群眾歸屬感、參與感和幸福感,以文明鄉風助力“千萬工程”、引領鄉村振興。